报告人
徐现刚
头衔
教授
单位
山东大学
时间
2025-07-22 (周二) 10:00
地点
合肥国家实验室科研楼南楼A712(上海研究院新园区1号楼3楼报告厅、合肥科大物质楼B1102同步视频)
摘要
报告人简介:徐现刚,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主任。持续25年进行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单晶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面对先进雷达、新能源等国家战略需求,创建了碳化硅单晶的成核控制、能级调控和位错复合的理论体系。先后突破2-12英寸碳化硅单晶生长难点,发明高纯半绝缘碳化硅晶体制备技术,应用于雷达核心器件,已全面列装到我军新一代战斗机、预警机、航空母舰、东风导弹等海、陆、空主力装备,解决了半绝缘碳化硅“卡脖子”难题,为我军武器装备性能提升做出重大贡献。专利成果先后转化山东天岳、南砂晶圆等行业领军企业,全面实现国产化。 此外,徐现刚教授自1989年至今一直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材料与器件研究工作,攻克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灾变损伤及热饱和的难题,率领山东华光实现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材料和芯片的国产化,为激光武器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报告摘要: 碳化硅是典型的宽禁带半导体,禁带宽度大于3eV,具有热导率高、击穿场强大等独特的物理特性,是制备大功率器件的理想材料,广泛用于微波射频、电力电子等领域;同时SiC具有最高的折射率,也是理想的光学材料。
报告阐述了碳化硅单晶的发展历史及其进展、生长方法及其重要应用,揭示了碳化硅的能级结构,提出了控制碳化硅导电性的方法,获得高纯半绝缘碳化硅,成功应用于雷达系统微波器件的制备。针对大直径碳化硅单晶的生长难点,突破晶体生长用的籽晶的扩径技术瓶颈,获得12英寸的碳化硅,同时大幅度降低单晶的缺陷,得到零螺位错密度的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