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量子通信研究集体”团队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20-01-16

1月16日上午,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我校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广域量子通信研究集体”、褚家如教授团队参与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研究集体”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获奖代表授奖。

“”

“广域量子通信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为我校潘建伟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院士、我校彭承志研究员;主要完成者包括陈宇翱、朱振才、舒嵘、张强、周依林、印娟、任继刚、廖胜凯、张亮、姜晓军、黄永梅、陈腾云、陈凯、刘乃乐、朱长飞、龚海梅、龚建村。

量子通信提供了一种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是最先可能走向实用化的量子信息技术。通过光纤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通过中继实现城际量子通信、通过卫星中转实现超远距离量子通信是国际上公认的构建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路线图。十余年来,我校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广域量子通信研究集体”瞄准这一目标全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成果。该研究集体完全自主地研制了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成了世界上首条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创新性地突破了天地双向高精度光跟瞄、空间高亮度量子纠缠源、抗强度涨落诱骗态量子光源、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以及空间长寿命低噪声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洲际量子密钥分发等系列成果。建设完成的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使得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水平全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包括我校褚家如教授、褚耀泉教授和邢晓正教授。

LAMOST 是我国天文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的研制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光谱观测的开拓,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我校褚家如教授领衔的团队完成了LAMOST焦面光纤定位装置的研制。作为LAMOST两个关键技术创新之一,其任务是保证焦面上4000根光纤快速精确地对准各自观测的目标,并收集光谱数据。团队经过长期努力,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并行可控式光纤定位技术,突破世界上已有的同时定位640个光纤的技术瓶颈,从而保证大规模光谱巡天的高效率。LAMOST焦面光纤定位装置技术属于国际首创,主要性能指标国际领先。装置投入观测十多年来,获得了千万量级的光谱数据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

“”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于2002年设立,2003年首次颁奖,今年为第十二次颁奖。该奖项授予院属单位在近五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的原则,每次评选出的获奖集体和个人不超过10个,其中每个获奖研究集体的突出贡献者不超过3人。

 

(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工程科学学院、科研部、新闻中心)

原文链接:http://news.ustc.edu.cn/2020/0116/c15884a41259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