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汪野
汪野,2018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基于囚禁离子系统的量子操控、量子模拟与相关技术研发;2018年至2022年在美国杜克大学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和研究科学家参与容错量子计算及量子纠错研究。
近年来主要学术成果包括:超长单量子比特相干时间;长离子链中高保真度量子纠缠门;一体式芯片离子阱;变分量子算法优化。在Nature Photonics(1篇)、Nature Physics(1篇)、Nature Chemistry(1篇)、Nature Communication(1篇)、Science Advances(1篇)、Phys. Rev. Lett(5篇)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相关工作保持单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和长离子链中纠缠门保真度的记录。
张进一
张进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主要从事超冷原子量子模拟与量子计算实验,在自旋轨道耦合及人工规范场的合成和拓扑物理的研究中, 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包括Science (2篇)、Nature Physics (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4篇)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里德堡光镊量子计算:致力于掌握中性镱原子的里德堡光镊量子计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可扩展的容错量子计算,演示可升级的量子计算优越性,展示有实际应用的量子算法。
2.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量子模拟:致力于拓扑物理的BEC体系的量子模拟,以及利用BEC研究各种非平衡态物理现象(例如:物质波湍流)。
Johannes Majer
My research is focused on hybrid quantum systems. In particular my interest is aimed at coupling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circuits to spins systems such as nitrogen-vacancy defects in diamond. This solid-state quantum optics platform allows us to study fundamental quantum effects such a as superradiance and bistability. Furthermore, this coupled system allows us to realize quantum technologies, such as microwave photon detectors and frequency transducers.
任继刚
任继刚,男,1978年4月出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2001年7月获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7月获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0年任中国科大博士后,2010年至2020任中国科大副研究员,2021年至今任中国科大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研究。近年来在Nature (2篇)、Science(1篇)、Nature子刊(1篇)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40余篇研究论文。成果先后入选2010、2012、2016、2017年度由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0、2012、2017、2019年度科技部评选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研究校长奖,2018年与团队获得美国科学促进会克利夫兰奖,2019年与团队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中科院战略先导性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墨子号”中担任主任设计师,带领团队开展空间量子科学实验。
何玉明
何玉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高品质半导体量子点单光子源的产生和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单原子层中缺陷型单光子源等领域中的若干关键课题的研究。迄今已经在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 (2篇)、Nature Photonics(2篇)、Nature Physics(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10篇)、Nano Letters(2篇)、Optica(3篇)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3篇。研究成果曾多次被英国自然,自然纳米技术,自然材料,自然中国,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等国际科学媒体广泛报道,其博士论文也入选2016年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1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2020年获得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陈腾云
陈腾云,1978年出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研究部负责研发光纤量子密码系统,建成世界首个“量子电话网”,光纤量子密码系统用于多个量子密码网络建设,包括世界首个规模化量子城域网和“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年度重大进展”和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Nature, Nature Photonics各2篇,Phys.Rev. Lett 12篇,Phys.Rev.X 2篇。Google学术引用次数达4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一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