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aker
聂越峰
Title
教授
Affiliation
南京大学
Time
2025-08-22 (Fri) 10:00
Location
合肥国家实验室科研南楼 A712(合肥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2号楼2518、济南量子科学大厦1417会议室、科大物质楼B1004同步视频,#腾讯会议:916-488-471)
Abstract
报告人简介:聂越峰,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材料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紫金学者”。2011年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14年底加入南京大学。长期致力于氧化物分子束外延薄膜制备技术的研发与关键工艺突破,并在功能氧化物薄膜的原子级精度生长、物性调控及器件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涵盖新型铁电、多铁、电光及高温超导等方向。在 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
报告摘要: 钙钛矿氧化物以其独特的介电、铁电、电光和高温超导等优异物理特性,在新型高密度信息存储、电光集成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然而,其与半导体 CMOS 工艺的兼容性长期面临挑战:一方面,高质量晶态氧化物的生长通常需要高温和高氧压环境,易在硅、锗等半导体单晶衬底表面生成非晶氧化层,从而抑制异质外延;另一方面,钙钛矿氧化物与硅之间的晶格失配也严重制约了外延质量。这些因素限制了功能氧化物的优异物性在变革性信息器件中的应用。
本报告将介绍利用先进的氧化物分子束外延(Oxide MBE)技术实现高质量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硅基集成的策略,包括直接外延法及基于自支撑薄膜的“生长–转移”的两种技术方案。通过这些技术路径,我们已在硅基衬底上成功实现晶圆级钛酸钡(BaTiO3)、钛酸铅(PbTiO3)以及镍基高温超导体(La0.8Sr0.2NiO2)等高质量晶态薄膜的集成,并将进一步探索氧化物/半导体异质结在高密度信息存储、电光集成等新型高性能信息器件中的应用。